我為何需要一個線上筆記部落格

前言

去年十一月開始認真想改變自己寫筆記的習慣,這幾年都只用google keep,因為喜歡看板式(kanban board)介面,後來發現keep畢竟不適合撰寫比較長篇的文章,或是需要多方向累積與統整的研究筆記。

這幾年很多人推薦Notion,Notion最為人所知的功能是將筆記轉為資料庫(database)。於是我試著搬了一兩頁筆記上去,筆記本身也就短短幾百字,實際的資訊含量很少,統整進資料庫後,視覺上看起來變得很肥大,五花八門的呈現方式也讓尋找問題點並加以解決的程序變得更複雜。整體使用感想下覺得將筆記資料庫化是一種,呃,很裝逼的筆記方式…不如說,是筆記「呈現」方式。

但我真正要的是能夠直覺尋找需要的筆記,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,讓閱讀與寫作體驗就如將純文字寫在一張普通白紙上,將不必要的干擾降到最低。當然啦,直接攤開紙製筆記本可能更快,但隨便想想都還是有一堆缺點,比方說不能置入參考連結、不能置入網路圖片、不能直接透過手機觀看和編輯等等。

後來試了各式各樣的筆記app,Evernote、OneNote、RemNote、Dynalist、甚至一些設計來給多人協作的平台,比方Trello、Clickup、Walling、Wrike、Airtable,可直接安裝在本地的則試了筆記軟體與個人wiki編輯器,比方Obsidian、Cherry Tree、Joplin、TiddlyWiki等等。

原本我蠻想就定居在Obsidian,可本地安裝,個人使用完全免費,支援md檔(以markdown標記語言寫成的純文字檔案)等等,加上介面簡單乾淨(如有需要調整版面,自行修改css也不難),支援tag,側欄呈現整個專案的資料夾樹狀結構,編輯窗格可以隨意增加與調整,單純就本地使用的體驗已可說是無懈可擊。

但是終究有個但是,要跨平台編輯和線上瀏覽筆記就成了個問題。沒錯,丟進Dropbox用雲端內建的編輯器就能線上修改與瀏覽,但瀏覽與查找文章很不方便。

沒程式語言基礎但又想學怎麼架Hugo,究竟有什麼誘因?

什麼是Hugo?

Hugo是靜態網頁生成器,裝逼的英文在這:static website generator。

那什麼

為什麼要架Hugo部落格?